摘要

基于1980-2019年长江上游地区的逐月气温、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F趋势检验、水量平衡分析、质心识别等方法,揭示了长江上游地区近40年来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年均蓄水量变化量有着较大的空间差异;(2)1980-2019年期间长江上游地区气温上升的趋势较为明显,变化率为0.39℃/10a;年降水量整体变化不大,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金沙江石鼓以上;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年均蒸发量倾变化率为6.08mm/10a,其中,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嘉陵江流域和岷沱江流域增加趋势明显;年均蓄水量变化量整体有略微下降,变化率为-6.144mm/10a;(3)长江上游地区气温质心经度、纬度变化的倾斜率分别为-0.03°/10a和0.01°/10a,蒸发质心经纬度变化的倾斜率分别为-0.04°/10 a和0.02°/10 a;降水质心和蓄水量变化量质心的经度倾斜率分别为-0.06°/10 a和-0.01°/10 a。各气象水文要素空间质心均呈现出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说明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西北地区的气温、降水、蒸发和蓄水量变化量均有所增加。

  • 单位
    长江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