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脂肪肉瘤12例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朱学华; 刘泽南; 夏海缀; 陆敏; 卢剑*; 马潞林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1, 26(09): 754-758.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21.09.009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及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疗及预后情况,检索相关文献讨论RPLS的诊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20年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例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7.5(29~72)岁。体检发现者5例,伴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者9例次。肿瘤直径(17.5±6.8)cm,肿瘤负荷(44.4±18.9)cm。术前CT考虑临近组织、血管或脏器受侵者11例次。12例患者共14次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开放手术13例次,后腹腔镜手术1例。中位手术时间316(109~548)min,中位出血量600(15~2 000)mL,术中中位输血量800(0~2 400)mL。切缘阳性3例次,切缘阴性11例次。术后病理:去分化脂肪肉瘤5例,高分化脂肪肉瘤6例次,黏液性脂肪肉瘤2例,高分化脂肪肉瘤伴局部去分化纤维肉瘤1例。中位随访时间15.5(2~127)个月,术后复发者11例次,其中死亡4例,失访2例。手术距复发中位间隔时间8(2~24)月。结论 CT是RPLS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手术完整切除是PRLS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高。手术以开放手术为主,若明确有临近脏器侵犯,充分评估后应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