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呼吸跃变型浆果,采后易软化腐烂。为延长猕猴桃货架期并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本研究以‘翠玉’猕猴桃为试材,将经2%的桃胶(peach gum, PG)+0.5%竹醋(bamboo vinegar, BV)涂膜处理的猕猴桃置于5、15、25 ℃条件下贮藏,测定其好果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 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含量、维生素C (vitamin C, Vc)含量和呼吸强度的变化,并基于Arrhenius方程构建猕猴桃货架期预测模型,选取20 ℃对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PG+BV涂膜处理能有效地保持果实好果率,抑制果实硬度、TA和Vc含量的下降,对失重率、SSC、呼吸强度的上升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且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果实的失重率与好果率、硬度、SSC、TA、Vc含量相关性显著(P<0.01)。以失重率为模型表征指标,其变化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R2>0.96),预测值和货架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以上结果表明,经PG+BV处理的果实在5、15、25 ℃的理论货架期分别比对照组延长了33、15和3 d,在5 ℃~25 ℃范围内,基于失重率指标而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准确无损伤的预测猕猴桃的剩余货架寿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