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中远期结果

作者:张巍; 马维国; 郑军; 潘旭东; 刘永民; 朱俊明; 孙立忠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33(09): 549-556.
DOI: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7.09.010

摘要

目的报道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的早期及中远期效果。方法 2003年4月至2012年9月,为456名累及弓部或降主动脉的ATAAD患者施行了四分支人工血管全主动脉弓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手术(孙氏手术)。男376例(82.5%),女80例;年龄(46.3±10.5)岁;发病距手术时间(5.0±3.8)天(中位数4天,范围5h14天);221例患者需同期行主动脉根部或瓣膜手术(48.5%)。比较手术早期及远期结果并确认危险因素。结果手术死亡37例(8.1%),急性肾功能衰竭18例(3.9%),卒中13例(2.8%),脊髓损伤11例(2.4%),出血开胸探查10例(2.2%)。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脑灌注不良(相对危险度,OR 7.643,P=0.002)、脊髓(OR45.315,P=0.003)灌注不良和体外循环时间(min,OR 1.014,P<0.001)。随访(5.7±2.4)年(0.2-12.0年),失访10例,随访率97.6%(409/419)。远期死亡32例,远期再手术23例。全组术后5、8、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7%、83.1%和70.5%,再手术免除率分别为94.8%、89.3%和84.3%。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术后卒中(OR 14.452,P=0.014),远期再手术的危险因素为诊断至手术的时间(天,OR1.188,P=0.024);同期根部手术可降低患者远期死亡的风险(OR 0.377=0.021),但增加患者远期再手术的风险(OR 2.663,P=0.037)。竞争风险分析显示,术后3、5、8和10年死亡分别占2%、5%、10%和23%,再手术率分别为3%、5%、8%和10%,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5%、90%、82%和67%。结论本组ATAAD患者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早期、远期生存与再手术免除率。同期根部手术不增加早期死亡率,可显著减少远期死亡的风险。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