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血小板/淋巴细胞(PLR)、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非溶栓治疗后出现HT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非溶栓治疗后未发生HT的脑梗死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Hb、PLR、D-D、hs-CRP、NLR水平。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血清Hb、PLR、D-D、hs-CRP、NLR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血清因子对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Hb、D-D低于对照组,血清hs-CRP、NLR高于对照组(P<0.05)。ROC分析发现,血清Hb、NLR、D-D、hs-CRP均对HT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预测HT的cut-off值分别为127.21 g/L、6.15、321.34 μg/L、9.99 mg/L,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HT的敏感度高于单项预测(χ2=15.946、9.470、4.891、1.042,P=0.000、0.002、0.027、0.307);特异度与单项评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40.845、17.647、6.330,P=0.000、0.000、0.000、0.012),AUC高于单项预测(Z=2.306、0.338、0.182、0.018,P=0.020、0.561、0.067、0.894)。预后不良组血清Hb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hs-CRP、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血清Hb、NLR、D-D、hs-CRP的异常表达均可提示HT发生,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HT的预测效能更高,血清Hb、hs-CRP、NLR的异常表达可提示HT患者转归不良,临床应加强监测上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