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分组界值及其对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92例行胃癌根治术,分期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Ⅱ~Ⅲ期的病人。利用X-tile软件进行淋巴结转移率的分组,评估淋巴结转移率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和对病人预后的评估。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与实际作比较。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模型准确性。结果:X-tile获得淋巴结转移率的最佳截断值为0.20(20%)和0.70(70%)。将淋巴结转移率分为1组(0~20%)、2组(21%~69%)和3组(70%~100%)。3组病人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T分期、N分期、淋巴管浸润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T分期、N分期、淋巴管浸润及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分别以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及年龄绘制病人总体生存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667、0.587、0.561。采用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和年龄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C-index为0.707(95%CI:0.705~0.708)。校正曲线显示的1、3及5年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相符。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判断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时,淋巴结转移率是N分期的有效补充,可指导合理治疗。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