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研究以干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和湿法(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及抗氧化实验)技术交叉联用预测西藏沙棘抗氧化质量标志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对西藏沙棘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随后通过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评价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功能富集和通路分析,筛选抗氧化相关成分并初步阐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整合多源信息对抗氧化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从西藏沙棘中共鉴定出51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18个,萜类14个,生物碱类6个,香豆素和苯丙素类各4个,挥发性成分3个,多酚类2个。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石油醚。网络药理学分析出西藏沙棘主要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山柰酚等黄酮类成分作用于PI3K/Akt和FoxO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综合干法和湿法结果预测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为西藏沙棘的抗氧化质量标志物。该研究以西藏沙棘抗氧化质量标志物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成分、功能和信息学三元体系信息预测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模式,为西藏沙棘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西藏藏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