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干眼的临床特征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2至2020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角膜病门诊就诊的6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术后GVHD干眼患者的资料, 均取右眼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8例, 女性24例;年龄为(35.29±11.75)岁。按角膜上皮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5例)和重度组(47例), 统计并比较2个组患者原发疾病信息及眼部评估资料。原发疾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疾病、HSCT移植配型方式、与供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的一致性、与供体的血缘关系、与供体的性别和血型的一致性、造血干细胞来源、HSCT至初次器官免疫排斥的时间、出现免疫排斥的器官、HSCT至眼科初诊的时间等。眼部评估包括眼科初诊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缘情况评分。结果 62例患者中HSCT至眼科初诊的时间为(20.26±13.09)个月。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中位数为4.5分, 轻度组主要表现为中周部角膜上皮散在点状染色(80%), 重度组主要表现为中周部(64%)和瞳孔区(28%)角膜上皮染色融合成片。2个组间比较,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的睑缘情况总分为9(7, 12)分, 高于轻度组的6(5, 8)分(P<0.05)。重度组的睑缘充血评分为2(1, 3)分, 高于轻度组的1(0, 2)分(P<0.05)。2个组间供体和受体血型关系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年龄、HLA配型、血缘关系、供体和受体性别是否匹配、造血干细胞来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VHD干眼轻度病变主要表现为中周部角膜上皮散在点状染色, 严重者表现为中周部和瞳孔区角膜上皮染色融合成片。严重程度与睑缘病变密切相关, 较高的睑缘病变评分提示患者可出现重度病变。供体和受体血型是否相合是GVHD干眼进展的一个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