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14—1973,浙江绍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本科。先后从师于林风眠、刘海粟、常书鸿等先生。1943年赴西北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并将敦煌壁画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自己的画风发生了转换。1946年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后经吴作人、李宗津推荐,应徐悲鸿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预科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文提出油画民族化的主张,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油画在学习和吸收西方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充分汲取民族艺术的营养,创作出了具有民族审美情趣和气派的作品。他的用笔率直、准确、肯定和稳妥,作品色彩明快响亮,具有某种装饰意味,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在油画教育中,董希文所提出的"尊重个性、顺水推舟"等一系列教学主张为建立和丰富新中国的油画教育体系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