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术类高等院校在中国是培养艺术与设计人才的主要机构,由于当时的社会需求和创建者的学术背景,从民国时期发展至今的艺术高等教育带有明显的"学院派"特点,其教学沿用了西方自"法国绘画与雕塑学院"开始便确立的模式。当今社会呈现出科技与观念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社会不断更新的文化需求要求建立新型艺术专业来进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新型艺术专业的建设需求,针对艺术类"新文科"建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较为新颖的艺术专业,在中国开展教学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专业方向以及概念的多元化,不同院校的教学设计和课程结构亦显得五花八门,"观念""技术""媒介""职业性"都可能成为专业建设的立足点,其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思路。本文试图厘清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艺术专业建设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讨论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方向,以此作为进一步探索在"新文科"前提下建设新型艺术专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