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赤峰地区玉米主栽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丰田6号为供试品种,对本生态区玉米穗期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穗期主要害虫不同为害时期和为害程度与穗腐病发生程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适合本区域玉米穗期害虫防治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赤峰地区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为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蚜虫和西花蓟马。其中,收获期的主要害虫为亚洲玉米螟和双斑长跗萤叶甲,尤以亚洲玉米螟为重。不同玉米品种受害程度不同。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越大,穗腐病发病程度越重;合理密植措施可有效降低亚洲玉米螟的虫口密度。使用48%毒死蜱乳油、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颗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5种药剂对玉米螟都有较好防效。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颗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较其他供试药剂好。5种药剂防治的玉米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议本地玉米穗期害虫防治应以亚洲玉米螟为主要对象,以种植抗性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基础,并适时应用苏云金杆菌或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
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