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中出现的以肌肉出血、脾脏肿大、肠炎、鳔出血为典型症状的疾病的病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检测、系统进化分析、动物回归感染试验等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法确定病原的药敏特性。【结果】分离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落表面光滑、圆形,颜色为白色;有运动性,硫化氢反应、V-P反应阴性,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16S r DNA测序结果与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同源性为99%;回归试验攻毒组与临床病例表现一致;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19种抗菌药敏感,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头孢他啶、麦迪霉素和痢特灵存在耐药性。【结论】该例草鱼疾病的病原为鲁氏耶尔森菌,在草鱼上为首次报道,生产中可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水产类常用抗菌药进行防治。
-
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