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空肠置管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作者:周逸婵; 吴爱娟; 罗振国; 杨萍; 薛绮萍; 孙为豪; 邵耘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8): 867-870.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6.08.017

摘要

目的 评价经鼻空肠置管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术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65例,数字抽签分为鼻空肠组35例和PEG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置管后上臂围、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置管前升高(均P>0.05);两组鼻空肠组、PEG组患者置管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均较置管前改善,分别为(3.72±0.91)分比(1.90±0.61)分(t=7.24,P<0.01)、(3.52±1.23)分比(2.02±0.53)分(t=4.17,P<0.01);术后3个月NRS2002评分两组分别为(1.89±0.65)分、(1.91±0.62)分较术后1个月进一步改善(t值分别为5.21、4.40,均P<0.01);鼻空肠组和PE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空肠组和PEG组置管后CD3+,CD4+,CD8+,CD4 +/CD8+及IgA,IgG,IgM指标较置管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G组置管后1个月和3个月的感染发生率均较鼻空肠组高(P<0.05);鼻空肠组置管后1个月和3个月的腹泻发生率均较PEG组高(P<0.05);两组死亡原因及病死率相似.结论 鼻空肠组和PEG组均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营养途径的选择需个体化.

  •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