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血液管理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输血和转归的影响

作者:纪宏文; 李志远*; 孙寒松; 李立环; 龙村; 马丽; 陈雷; 王巍; 胡盛寿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07): 488-490.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07.004

摘要

目的评价多学科血液管理措施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输血和住院期间转归的影响。方法 200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实施血液管理前和实施3年后各1年内连续完成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3 951例。通过制定围手术期输血指征, 预防应用合成抗纤溶药, 降低体外循环对血液的稀释程度, 应用血液回收机等血液保护措施, 建立临床用血公示制度等, 加强围手术期各环节合理用血的管理。记录围手术期输血(包括血液制品)种类和量、合成抗纤溶药及血液回收机使用, 住院时间、术后肺炎和死亡等。结果血液管理前组1 713例, 血液管理后组2 238例。血液管理后组患者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率(血液管理前组75.3%, 血液管理后组28.5%, P=0.000), 平均红细胞用量(4.0 U与1.2 U, P=0.000)均降低。血液管理后组患者住院时间(10.5 d与8.2 d, P=0.02), 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3.5%与2.7%, P=0.04)及住院期间死亡率(1.2%与0.6%, P=0.000)减少。结论多学科血液管理显著减少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输血率和输血量, 降低手术后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 减少住院时间, 同时节省大量稀缺的血液资源。

  • 单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