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十四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汉《太初历》就被引入到历法作为时间刻度用以推算晷漏、昏旦中星、日躔等项目。通过对历史文献整理后发现二十四气名称与次序曾经历过四次变化。东汉以降学者们就此问题的原因一直存有分歧。本文以历法为切入点,并结合典籍和历法文献中的记载,复原早期文献中二十四气的名称和次序,辨析“启蛰”与“惊蛰”的关系,阐述二十四气与物候在被引入历法前后的内涵演变,进而分析给出了二十四气次序变化的根本原因。
-
单位高等研究院; 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