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索黑龙江地区红小豆栽培生产中红叶螨绿色防控新模式,以两种不同抗性红小豆品种“珍珠红”(抗红叶螨)和“天津红”(感红叶螨)为研究对象,研究外源诱导剂处理对红小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通过田间红叶螨发生数量调查,总体评价施用外源诱导剂对红小豆红叶螨的防御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升高,红小豆不同抗性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均有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较对照下降,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又下降的趋势。其中,不同抗性品种对外源诱导剂的响应程度不同。不同浓度水杨酸甲酯处理下,红小豆红叶螨发生数量均低于对照,药后30 d防御效果为19.6%~33.9%。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下,红小豆红叶螨发生时期晚于对照,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药后30 d对红叶螨的防御效果为52.1%~97.5%。其中,0.50 mmol·L-1茉莉酸甲酯与助剂混用对红叶螨防御作用最好,为97.5%,高于单独使用茉莉酸甲酯的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