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成都市1~4月龄婴儿肠道乳酸杆菌及生化特性

作者:李姗珊; 万群; 程如越; 葛林; 伍梓汐; 李鸣; 张旭光; 肖健; 黄远英; 何方*
来源:卫生研究, 2018, 47(05): 776-781.
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18.05.017

摘要

目的探索早期婴儿肠道乳酸杆菌的优势菌种及生化特征。方法收集41名1~4月龄健康婴儿粪便,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乳酸杆菌,通过形态、好氧性、碳水化合物代谢(API 50)和16S RNA测序等分析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以及使用API ZYM检测其19种酶活性。结果共收集71株乳酸杆菌,包括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30株,格氏乳杆菌(L.gasseri)13株,唾液乳杆菌(L.salivarius)10株,短乳杆菌(L.brevis)4株,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3株,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和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各1株,未鉴定到种9株。7种乳酸杆菌对49种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异同,有14种碳水化合物均不能发酵,均能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有4种,在其余31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上具有菌种差异。大多数乳酸杆菌的亮氨酸芳胺酶、半乳糖苷酶和葡萄糖苷酶活性强,其他酶活性因种株不同差异较大。结论副干酪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可能是1~4月龄健康婴儿肠道乳酸杆菌的主要菌种。婴儿肠道乳酸杆菌的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和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和种株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