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蓝激光成像(BLI)放大内镜对胃部病变及早期胃癌分化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经白光内镜(WLE)筛查出的胃黏膜形态或色泽发生异常改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检出141处局灶性病变。以病理诊断的局灶性病变的类型及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作为金标准,分析普通白光放大、BLI-contrast放大、BLI-bright放大下微血管和微腺管病变形态、病灶病变类型分别与病理诊断的关系;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不同内镜放大检查癌性病变和非癌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析早期胃癌BLI微结构形态分型分别与病理诊断的分化程度及病灶形态的关系。结果 病理学诊断出慢性胃炎72处(51.06%),肠上皮化生32处(22.7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处(3.5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32处(22.70%),早期胃癌32处,其中分化型腺癌27例(84.38%),非分化型腺癌5例(15.63%)。3种内镜放大方法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分别为39.01%(55/141)、38.30%(54/141)和39.01%(55/141),Kappa值分别为0.441、0.427和0.445。3种内镜放大检查的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病变类型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种放大方法(白光单独放大、BLI-contrast放大和BLI-bright放大)诊断癌前病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88.65%、94.33%和95.74%,Kappa值分别为0.602、0.765和0.880。BLI诊断的FNP型、ILL-1型、ILL-2型、CSP型在早期胃癌不同分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病灶形态(平坦及隆起型、凹陷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LI放大内镜诊断胃部癌前病变与病理诊断结果有较强的一致性,可较为准确地判断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对胃部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对胃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