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CAL将患儿分为CAL组和无CAL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及不同时期TEG指标,分析CAL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TEG血小板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AA%),将患儿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AA%≥50%)组和阿司匹林抵抗(AR,AA%<50%)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及TEG指标,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患儿中CAL组29例,无CAL组6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20×109/L、血小板压积(PCT)≥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1 s是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37例治疗前及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后均行TEG检测的患儿中CAL组8例、无CAL组29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CAL组治疗前TEG指标中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均短于无CAL组(均P<0.05)。CAL组和无CAL组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后TEG血小板图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川崎病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后检测AA%为60.4%(27.3%,86.8%)。其中AS组59例,AR组39例,AR发生率为39.8%(39/98)。AR组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后TEG指标中最大振幅确定后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值)高于AS组(P=0.014)。结论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TEG中R值、K值越低,越容易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同时WBC、PCT增大、APTT延长者发生CAL的危险性升高。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后TEG中LY30值升高与AR有关。TEG检测在川崎病CAL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疗效评估方面有一定意义。
-
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天津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