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以来,在音高领域作曲家们在十二音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形成1/4或者1/8、1/16、3/4音、微升、微降等音级,这些微小音高、音程的使用,笼统称为微分音。运用微分音创作的代表性作曲家有美国作曲家艾夫斯、捷克作曲家哈巴等人,至俄裔德籍作曲家古拜杜琳娜时获得体系化的发展。《领悟》是作曲家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一部人声与乐队的作品,共十三个乐章,标志着作曲家创作重心的转移。其中,在第九乐章"我"中,作曲家在音高拓展方面使用将微分音,以经过性或辅助性方式对微分音进行处理,使其在旋律中具有"变化音"性质。为其后期微分音音高体系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在内容上帮助作曲家实现了运用音乐与诗人的隔空对话。
-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