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试验借助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Val66Met(rs6265)切入,从表观遗传角度来探讨针刺所产生不同疗效背后的遗传学影响因素。方法以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少阳经穴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次临床观察指标评价,并按照头痛缓解天数是否小于50%来区分针刺有效者与针刺无效者。治疗前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液,提取DNA并保存,进行BDNF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TapMan探针法对针刺受试者BDNF Val66Met的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针刺有效受试者26例,针刺无效受试者41例;针刺有效组治疗后头痛天数及各临床评价指标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针刺有效组与无效组不同BDNF Va166Met基因型的分布未发现明显差异(P> 0.05),但在不同BDNF Va166Met基因型两组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specific questionnaire,MSQ)评分中有统计学差异(P <0.05):针刺有效组Met/Met基因型在MSQ-功能受限的情况优于Val/Val和Val/Met基因型(P <0.05),但是在其他的结局指标以及针刺无效组中里无差异;针刺有效组Val/Met基因型在MSQ-功能丧失和情感功能的功能情况远不及Val/Val和Met/Met基因型(P <0.01),但与此同时在针刺无效组的这2个评价指标中,Val/Met基因型的功能情况却明显优于Val/Val基因型(P <0.05),同时与Met/Met基因型相比功能情况略好,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BDNF Val66Met基因型在针刺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不同BDNF Val66Met基因型在2组中的MSQ评分的有差异性,即针刺疗效在不同疗效差异群体中可能会呈现出基因型差异的趋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