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讲道:“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1清代的蒋骥《读画纪闻》中云:“村舍、亭观、人物、桥梁,为一篇之眼目。”2作为点景存在于山水画中的物象,因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内涵,成为古往今来历代画者的审美选择,而画家对亭庐建筑的选择不是偶然形成的,这与亭庐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哲学理念与文化内涵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