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多样性与语言战略问题

作者:殷俊; 徐艺芳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06): 37-45.
DOI:10.3969/j.issn.1000-5110.2019.06.006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语言状况的复杂多样性:通行的语言包括三文多语,在语言分类和分布上存在分层性与交织性,与区域外的语言关系也较为复杂。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分析,这一多样性一方面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成本,从而影响大湾区内部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又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除语言产业的经济效益外,更包括语言带来的经济外向性和外贸效益。或者说,语言多样性在粤港澳大湾区既是语言障碍,又是语言资源和潜在的资本。因此,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语言多样性的影响,制定分层的语言战略:推广普通话以促进区域一体化;保留其他通用语言并发展相应的语言经济;同时适当利用其他语言的特殊性,促进对外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