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囿于党史掌故和文化制度的传统视角,人们对根据地“三大诗社”的功能定位及文学价值认识得不够清晰“。三大诗社”不仅纠正了部分人民对共产党形象的误解,还成功团结起根据地的士绅阶层,进一步壮大了抗日队伍。诗社成员秉持破除新旧偏见、强调民族旨归、追求通俗易懂的先进理念,在创作层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具体是:其一,聚焦“反扫荡”历程,可补史书之缺;其二,多角度展示根据地人民的真实生态;其三,批判污浊现象,警醒愚昧民众。与其他文学社团相比“,三大诗社”不仅拓展了根据地文学的表现空间,还是建构抗战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沦陷区、国统区诗词形成了鼎足而三的宏观格局。

  • 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 淮阴工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