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1A(TNFRSF11A)和11B(TNFRSF11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以2008-2016年纳入的749例持续感染者、494例自限清除者和1 486例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TaqMan-MGB探针法检测TNFRSF11A rs1805034和TNFRSF11B rs20736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 分析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显性模型结果显示, 与携带TNFRSF11B rs2073617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 携带CC基因的个体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OR=1.517, 95%CI:1.055~2.181, P=0.024)。隐性模型结果显示, 与携带rs2073617 TT或T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 携带CC基因的个体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OR=1.435, 95%CI:1.033~1.996, P=0.032);相加模型显示, 随着携带C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 个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亦可增加(OR=1.204, 95%CI:1.013~1.431, P=0.035)。结论 TNFRSF11B rs2073617的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慢性化可能存在关联。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