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板井子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光释光年代为距今8~9万年。本文以2015年出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地层的沉积环境、考古材料本体的埋藏特点两个角度,对板井子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主文化层第5层为近原地埋藏类型,水流作用对小尺寸标本的保存及标本的空间集聚特征影响较大,但石制品技术类型组合等基本的人类行为信息仍较为完整;第4、6层均为水流搬运产生的异地埋藏,蕴含的人类行为信息有所缺失。此项分析为提取、研究考古遗址所蕴含的古人类的居址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考古材料使用废弃等方面的信息奠定了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