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结直肠癌过早死亡变化趋势

作者:陈俊; 杨丽娟; 石飞娅; 夏妍; 朱晔; 沈渊*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21, 37(12): 1648-1653.
DOI:10.13329/j.cnki.zyyjk.2021.0409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特征及早死情况,为完善防治方案,实现"健康2030"规划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通过编制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等指标,并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反映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从25.97/10万上升至39.03/10万(APC=3.18%,P<0.01),上升速度大于恶性肿瘤总体水平;标化死亡率从12.90/10万下降至10.66/10万(APC=-1.19%,P<0.05),下降速度慢于恶性肿瘤总体水平;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从10.93%上升至13.69%(APC=1.61%,P<0.01)。男、女性3类指标的变化情况与总体相似。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变化有所不同,筛查推荐的50~74岁组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从43.13/10万上升至44.08/10万(APC=0.24%,P>0.05),过早死亡年龄段(30~69岁)粗死亡率从14.99/10万上升至22.18/10万(APC=3.47%,P<0.01),其中男性上升趋势明显(APC=5.18%,P<0.01),上升速度快于恶性肿瘤总体水平。结直肠癌死亡中70岁以下占比从34.53%增加至37.25%(APC=1.13%,P=0.05),其中男性上升趋势明显(APC=2.08%,P<0.01),上升速度快于恶性肿瘤总体水平。结直肠癌早死概率从7.86‰下降至6.84‰(APC=-0.69%,P>0.05),其中男性从7.69‰增加至8.45‰(APC=0.48%,P>0.05),女性从8.08‰下降至5.24‰(APC=-2.53%,P>0.05)。与恶性肿瘤总体变化情况相比,结直肠癌早死概率下降趋势不明显,男性结直肠癌早死概率年度变化有所增加。结论 2006—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结直肠癌所致过早死亡情况并未明显缓解,应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现有筛查方案,合理确定目标人群,开展针对性的筛查动员,提供更充分的经费保障,切实增强筛查效能,促进早死概率降低。

  • 单位
    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