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对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作者:任道元; 陈铟铟; 金航; 徐仁德; 戴宇翔; 黄嘉; 王齐兵; 钱菊英*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3, 31(04): 266-272.
DOI:10.3969/j.issn.1004-8812.2023.04.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内出血(IMH)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以及cTnT对IMH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共计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7d接受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根据CMR表现分为IMH组(45例)和非IMH组(1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cTnT水平对IMH的预测价值。结果 基于不同时间点的cTnT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水平、峰值cTnT水平与CMR各参数的Spearman秩相关性最强。其中术后即刻cTnT及峰值cTnT与IMH容积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4(均P<0.001);与IMH T2*值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5(均P<0.001);与梗死容积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50(均P<0.001);与LVEF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59(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预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IMH具有最大的AUC为0.95(P<0.001),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5.6%、100.0%和82.8%,截断值为4.71 ng/ml。术后即刻cTnT预测IMH的AUC与峰值cTnT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而与术后1d(P=0.025)、术后3d(P=0.034)及术后5~7d(P=0.01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OR 2.40,95%CI 1.44~4.00,P=0.001)仍是STEMI患者发生IM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cTnT水平可作为患者发生IMH的有效预测因子。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