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京津冀地区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普遍呈现出"城村交织"的空间特征,以低矮的北方合院建筑为主要形态的村庄居民点占据了城区用地面积的很大比例。历史属性的延续和市场发育的不足,使得城区内的村庄社区得以大量保存。中小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城区以及近郊地带以耕地为主的村庄土地被大量征用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非农化的村庄社区仍将长期大量存在。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客观地解析中小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科学地认识逐渐非农化的村庄社区生存发展以及逐步转型的过程,对于京津冀地区中小城市的健康发展和科学转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对于探索县城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对于传承地域特色重塑乡土城市风貌亦有关键的研究意义。
-
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