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基于问卷的访谈式调研,深入广东省10个城市的91个村镇进行农村有价废品收购现状研究,以期为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提供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村镇已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清运,但无害化处理水平较低。废品收购从业群体组织规模小,但超过70%的受访者具有5 a以上的从业时间,显示出良好的从业稳定性。基于行为学调查(收购方式、范围、工具和存储方式),总结了有价废品物质流的回收模式。由于有价废品价格和种类地域差异大,其价格持续走低和行业利润日趋微薄可能会对从业人员组成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造成冲击,进而降低农村垃圾的资源化率。设置3种特色方案研究有价废品收购人员参与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意愿,其满意比例分别为72.4%、56.3%和51.3%,今后应重点考虑突出有价废品收购从业人员的工作特色,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或经济补贴,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
单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