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博物馆书画展览因学术性、专业性过强,迟迟未实现在大众之间的普及并进而与之融通。"气韵"是书画展品的灵魂,其美学传播与接受情况应予以关注。从西方"气氛美学"的现象学视角关注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气韵",使人们关于气韵单方面归属于"物"的传统认识被打破,进而拓展为"物"与"人"之间的双向联接。基于此,博物馆策展人应重视"物",围绕其展开学术研究,扩大社会传播,进行氛围营造;同时重视作为感知者的"人",在审美感知上,为"人"提供"通感"化沉浸式审美体验,并致力于提升其审美感受力,借此使颇具学术性的气韵为日常审美的气氛感知所唤醒。通过做好展品解读和创新宣传方式,使气韵语境化且生动、可感知。

  • 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