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并比较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呋喃唑酮三联或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对象为6个中心H.pylori根除治疗失败需要接受补救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治疗组:A1组, 泮托拉唑40 mg+荆花胃康3粒+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 2次/d, 疗程10 d(第1~10天);A2组, 按A1组方案给药后, 继续予荆花胃康18 d(第11~28天);B1组, 泮托拉唑4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 2次/d, 疗程10 d(第1~10天);B2组, 按B1组方案给药后, 继续予荆花胃康3粒, 2次/d, 18 d(第11~28天)。治疗结束至少28 d后所有患者均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 判断根除情况。结果共纳入357例患者, 其中男145例;A1、A2和B1、B2组分别入组90、88、89、90例。A1、A2组H.pylori根除率采用符合方案数据(PP)分析分别为76.1%(67/88)、79.6%(70/88), 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分别为74.4%(67/90)、79.6%(70/88); B1、B2组H.pylori根除率PP分析分别为85.9%(73/85)、92.1%(81/88), ITT分析分别为82.0%(73/89)、90.0%(81/90)。4组间PP分析H.pylori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其中A1、A2组与B2组H.pylori根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0), 但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1组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ITT分析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B2组患者治疗后嗳气、纳差缓解情况明显好于A1及B1组。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呋喃唑酮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感染疗效明显高于其联合三联疗法, 并高于含铋剂四联疗法疗效。在治疗方案中延长荆花胃康胶丸给药时间,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部分消化不良症状。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北京医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