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定植或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特征及对病死率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CRPA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定植或感染CRP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原发病治疗方案、粒细胞数、既往感染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同时分析患者在CRPA感染治疗期间的抗生素方案以及治疗疗效、30 d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9例患者,分为CRPA感染组43例,CRPA定植组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03)、粒细胞缺乏(P<0.001)、30 d内暴露3代以上头孢及替加环素(P=0.035,P=0.017)为发生CRPA感染的高危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为3/4分(OR=10.815,95%CI:1.260-92.820,P=0.030)、粒细胞缺乏(OR=13.82,95%CI:2.243-85.176,P=0.005)是发生C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RPA定植组和感染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4.134,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RPA感染患者30 d生存的影响因素为粒细胞缺乏(P=0.022)、软组织感染(P=0.03)和CRPA感染的前次住院时间(P=0.041)。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RPA感染患者30 d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粒细胞缺乏(HR=3.229,95%CI:1.093-3.548,P=0.034)。结论:血液病患者CRPA感染后病死率高、预后差。血流感染及软组织感染是主要死亡原因。对于高度怀疑CRPA感染且存在高危风险患者应尽早治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