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经鼻高流量吸氧(HFO)与无创辅助通气(NPPV)治疗非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非肺源性ARDS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FO组(n=25)和NPPV组(n=25),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取HFO和N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指标、住院情况及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均在治疗后15 min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PV组比较,HFO组患者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短,ICU住院总费用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NPPV组(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改善非肺源性ARDS患者氧合水平,但相较于NPPV,HFO有利于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 单位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