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费氏弧菌CS234的Microtox微毒测试体系优化与方法学考察,为该方法更加可靠地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综合急性毒性的测试打下基础。采用Plackett-Burman法优化设计影响费氏弧菌发光的因素,建立以七水硫酸锌为标准毒物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反应体系,得到最优发光条件为:费氏弧菌冻干粉平衡15 min后加入复苏液1 m L,混匀10 min,取100μL菌液测试初始发光度,随后立即加入1 m L复苏液或待测样品,反应10 min后再次测试相应发光强度,上述操作均在(15±1)℃条件下完成;复苏稀释液、渗透压调节液及七水硫酸锌储备液不干扰费氏弧菌发光强度的测定,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质量控制样品、定量下限样品批内精密度<5%,批间精密度<10%,准确度在85.8%103.2%。七水硫酸锌溶液在3.8677.27 mg·L-1,标准曲线方程为y=21.78lnx-15.14,R2=0.998。该方法下ZnSO4·7H2O对费氏弧菌的IC50为19.90 mg·L-1;对七水硫酸锌储备液及其质量控制样品分别连续考察120,8 h,其RSD<2%,提示其在室温及4℃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pH 4.58.0时,费氏弧菌发光的波动控制在±10%,该p H可满足绝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测试需要。针对费氏弧菌CS234建立的微毒测试体系进行优化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灵敏度、准确度及适应性,提示可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综合急性毒性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