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祁连山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以期为该地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后续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山丹县曹家口金矿生态修复区为例,对比分析修复区与周边原地貌土壤及植被的差别,探讨该废弃矿山整体修复效果。【结果】周边原地貌(CK)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水解性氮、有效磷、总磷、全钾的含量均高于修复区,且差异显著(P<0.05);修复区土壤不同土层间除pH外,0~20 cm土层的各项土壤养分指标均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土壤(P<0.05);原地貌(CK)土壤不同土层间除全氮和总磷含量外,其他养分指标均表现为20~40 cm土层略大于0~2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P>0.05);原地貌植被数量、盖度、多样性指数等均高于修复区。【结论】该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环境仍与周边存在较大差异,需进一步完善优化修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