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作者:严文广; 李旭红*; 孙绍丹; 向亚利; 周艳华; 曾小玲; 谢芬; 江红玉; 刘千瑜; 向娟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3(12): 1345-1350.

摘要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盆底功能筛查的女性共2 668人,按照有无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将其分为尿失禁组、盆腔脏器脱垂组、两者均有组及正常组;比较各组年龄、BMI、绝经率、孕产次、分娩方式、盆腹协调性的差异。结果:4组年龄、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脏器脱垂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两者均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脏器脱垂组、两者均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分娩方式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有组的分娩方式与脏器脱垂组、尿失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的分娩方式与脏器脱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盆腹协调性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的协调性最好,其次是脏器脱垂组、尿失禁组,两者均有组最差。结论:年龄、绝经与否、妊娠及分娩次数、BMI、分娩方式均与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密切相关。出现尿失禁或脏器脱垂的女性盆腹协调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