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韶山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韶山红色故事、韶山山歌、毛氏菜制作技艺、毛体书法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非遗资源。21世纪以来,韶山借助景区导游、居民和游客等主体的生活化旅游实践,逐渐形成一种非遗保护的韶山模式。它不仅充分挖掘非遗的红色肌理,发挥其传承爱国主义思想的文化功能,也体现当代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生活性保护之间的融合与共生,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韶山非遗的社区受益,从而有效地促进韶山非遗和红色旅游乃至社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
单位山东大学; 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