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诗词常用的意象,杜鹃自蜀帝失国的传说引申开去,有着抒发黍离之悲、状凄切之音、伤春将去、离人送别、游子乡愁等意蕴。《离骚》鹈夬鸟意象,使其有了不一样的内蕴,即感慨壮志未酬而年岁已长,将此种感情投射到"美人迟暮"上,含蓄委婉发出,这也是在诗词中鹈夬鸟意象与杜鹃意象之不同。北宋词使用鹈夬鸟的共有四首,皆与杜鹃无异。南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刻意将鹈夬鸟与杜鹃做出区分,此后南宋词中的鹈夬鸟便有了"美人迟暮""壮志难酬"的意蕴。鹈夬鸟与杜鹃同为伤春,但因《离骚》的源起,使鹈夬鸟带有强烈个人意识,南宋对北宋这一意象的改造是援《骚》入词的雅化,也是自我意识凸显的表现。而辛弃疾以豪壮语抒发和张镃以哀伤语抒发则是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在词体徒诗化进程中的呈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