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曾国藩汲取理学家读书功程和修身日谱的经验,有意识地将各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塑造为一门修身日课,对近代读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日记详记阅读时间、节奏以及看、温、诵、校、批等具体"读法",实为一宗特殊的阅读史材料。按照每日读书时段、书籍类型、阅读方式三个维度,分类统计现存曾氏日记所载6529次读书活动,可以发现"看读""校读"等一次性或研究性阅读与"温读""诵读"等反复进行的出声涵泳显著分化为两极。多层次的读法对应于不同类型的书籍,体现出曾国藩在经世视野下维持学问完整性和各门类平衡的努力。从历时变化看,以把握知识整体为目标的"自讼"功程逐渐让位于追求内在体验的"自适"调剂,诗文声调的意义于兹凸显。作为诵读材料的古文选本兼包"经史百家",诵读声调既安顿了义理、考核、词章、经济在内的知识统一体,又渐有从这个整体中超脱出来的趋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