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压力情况下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对心耳组织损伤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信光; 赵红艳; 朱文武; 朱烨倩; 赵鹏程; 张凤祥*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 35(06): 562-565.
DOI:10.13333/j.cnki.cjcpe.2021.06.011

摘要

目的探讨左右心耳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时,不同压力对组织消融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头猪左右心耳组织,置于水浴37℃水浴槽中。根据导管压力分为A组(5 g)、B组(15 g)和C组(20 g)。消融功率、灌注速度和温度分别设置为:30 W、17 ml/min和43℃。每个心耳消融4次,共计消融48次,每组消融16次。实验中测量组织厚度;记录消融开始、结束阻抗;最大功率;最大温度;组织表面最大损伤宽度与长度;是否达到透壁损伤;是否发生pop等参数。结果消融最大损伤宽度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与A组相比,差异更大(P=0.01),C组较B组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消融最大损伤长度、最大损伤面积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但在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透壁性损伤在A、B、C三组分别为75.0%,93.8%,100.0%(P=0.02)。Pop发生率在A、B、C三组分别为25.0%,31.3%和43.8%(P=0.52)。消融开始时阻抗、最大阻抗与最小阻抗随着消融导管与组织之间压力增加而增加。B组较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C组较A组相比,差异更大(P=0.000),但C组较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耳组织消融时,压力、功率、灌注速度分别设置为15 g、30 W和17 ml/min可以获得较高的透壁性与较低pop发生率。

  • 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