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医在历史上对肺结核的认识我国对结核的记载起始于商周,在中国古籍中,肺结核被称为“传尸”“痨瘵”“肺痨”等。《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医籍中无肺痨病,大多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中,并描述了与肺痨主症相似的临床表现。如《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1900年后,在我国医籍中出现结核之名词,但中医和民间习惯仍称之为“痨病”。
- 单位
<正>中医在历史上对肺结核的认识我国对结核的记载起始于商周,在中国古籍中,肺结核被称为“传尸”“痨瘵”“肺痨”等。《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医籍中无肺痨病,大多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中,并描述了与肺痨主症相似的临床表现。如《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1900年后,在我国医籍中出现结核之名词,但中医和民间习惯仍称之为“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