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稻秸还田条件下培育小麦壮苗的技术措施,设计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方式二因素试验,研究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组合对小麦扬辐麦4号幼苗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秸还田后小麦出苗率较不还田(CK)降低5.4~10.6个百分点(2017-2018,F=5.96**)、4.9~8.6个百分点(2018-2019,F=15.79**),稻秸还田还影响小麦3叶期幼苗的正常生长,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增加不利影响有所减轻,但不能消除;稻秸还田年数及氮肥运筹对小麦6叶期幼苗质量有一定影响,稻秸还田减少小麦6叶期幼苗的叶面积指数(LAI)、单株分蘖数、苗高和单株干物重,抑制小麦正常生长,但随着还田年数的增加,不利影响逐渐减弱,还田年数最高处理的LAI、单株分蘖数、苗高和单株干物重较还田1 a处理分别提高0.2~0.4、0.2~0.4、1.3~1.9 cm和26.3~55.6 mg/株;稻秸还田条件下,适量提高壮蘖肥的施用量能够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加叶片SPAD值,增加叶鞘、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丙二醛(MDA)的累积,且随着还田年数增加,影响随之增强。稻秸还田4 a以上,配以氮肥运筹模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2∶2∶1)的组合有利于培育壮苗。本研究为水稻秸秆还田提供了适宜的配套措施,以期实现壮苗高产。

  • 单位
    扬州大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