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贵州省相关部门制定贫困退出策略提供参考。选取2017年贵州8个市州67个县区687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建立节点和边构成群体关系的邻接矩阵,通过Fruchterman Reingold布局,绘制贵州省8个市州所辖贫困县区社会网络图和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所辖乡镇复杂网络图。结果表明:1)贵州贫困市州占全省市州总数的88.89%;深度贫困县区、乡镇和村的占比分别为23.88%、37.99%和40.25%。2)8个市州深度贫困县区、乡镇及村的占比总计以黔东南州最大,为80.78%;其次是毕节市,为48.09%;遵义市最小,为2.30%。贫困市州的贫困强度为毕节市>黔东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遵义市。3)贫困县区属Ⅰ区(强核心区)的有8个,辖175个乡镇,网络的度为0.396 6,网络凝聚力很高;Ⅱ区(核心区)的有5个,辖56个乡镇,网络的度为0.297 3,网络凝聚力比较高;Ⅲ区(强半边缘区)的有3个,辖18个乡镇,网络的度为0.101 4,网络凝聚力高。结合贵州退贫现状与问题提出退出贫困的"四步走"建议。

  • 单位
    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