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人后之谊"是两汉经学礼法对宗藩入嗣的重要礼制规范,涉及尊奉大宗和顾念私亲两方面。两汉在尊奉大宗方面的一致性与入嗣者的权力合法性建构密切相关。而在顾念私亲方面,西汉面临经典歧义、经学礼法与汉家旧制冲突、外戚权力裹挟等困境,表现为循环式冲突和动乱;东汉则通过构建尊号本亲之汉家故事等方式,对顾念私亲行为予以适度认可,准确把握了礼法的核心要义,在突破西汉礼法困境的同时,构筑起经学礼法与皇帝私情的合理分流机制。尊奉大宗的一致性与顾念私亲的差异性,展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礼法与汉家制度的激烈磨合,以及两汉以经治国策略的不断纯熟,折射出基于经典制度化之"儒教国家"形成的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