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在骨肉瘤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经典型骨肉瘤患者276例, 其中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顺铂和多柔比星(ADM)联合化疗的213例患者为ADM组, 其他63例患者的化疗方案中除PLD替代ADM外, 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和化疗周期均相同, 为PLD组。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 并行手术治疗。采用Huvos评级系统评估肿瘤坏死率, 以坏死率90%为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评价患者化疗后的血液学、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结果 PLD组和ADM组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外科边界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后PLD组和ADM组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4例行肿瘤坏死率检测。PLD组27例中, 肿瘤坏死率>90% 11例;ADM组107例中, 肿瘤坏死率>90% 45例,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PLD组和ADM组复发率分别为7.8%(4/51)和7.3%(12/164), 转移率分别为19.6%(10/51)和16.5%(27/164),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2和37个月,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LD组患者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粒细胞降低程度均低于ADM组(均P<0.001), 两组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口腔炎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LD与ADM在骨肉瘤中的化疗效果相似, PLD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尤其是以粒细胞减少为代表的血液学毒性明显减轻,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