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眼外伤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和未发生眼内炎患者的炎症指标, 分析炎症指标在预测眼外伤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住院的眼外伤患者12 516例(12 558眼),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外伤性眼内炎患者235例(236眼)作为眼内炎组, 眼外伤后未发生眼内炎的患者235例(237眼)作为对照组, 取同期本院整形美容科235例术前筛查患者作为健康组。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对比分析眼外伤患者(眼内炎组与对照组)与健康组, 及眼内炎组与对照组的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等, 评估炎症指标在外伤性眼内炎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炎症指标在外伤性眼内炎的诊断效能, 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除淋巴细胞计数(LYM)外, 眼外伤患者的炎症指标明显较健康人高。眼内炎组与对照组间WBC(Z=-8.26, P<0.001)、NEUT(Z=-8.67, P<0.001)、LYM(Z=3.64, 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Z=-7.91, P<0.001)、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Z=-4.47, P<0.001)、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Z=-3.60, P<0.001)、CRP(Z=-3.83, P<0.001)和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Z=-2.97, P=0.0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RP特异度高达99.32%, cut-off值为6.73 mg/L。WBC>8.41×109/L(OR=2.23, 95%CI:1.42~3.51, P<0.001)、NLR>3.66(OR=1.78, 95%CI:1.07~2.98, P=0.027)、眼内存在异物(OR=2.14, 95%CI:1.41~3.23, P<0.001)、培养结果阳性(OR=6.56, 95%CI:3.54~12.16, P<0.001)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WBC、NEUT和NLR对眼外伤后发生眼内炎的诊断效能较好。CRP诊断眼外伤后发生眼内炎的特异度高。WBC>8.41×109/L、NLR>3.66、眼内存在异物和培养结果阳性是预后的危险因素, 其中培养结果阳性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