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辅助通过技术处理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浙勇; 陈婧; 石洪涛; 杨虹波; 宋亚楠; 戴宇翔; 李晨光; 王齐兵; 钱菊英; 葛均波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2017, 24(03): 353-358.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球囊辅助通过(balloon-assisted tracking,BAT)技术辅助指引导管通过桡动脉径路痉挛血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资料,筛选出桡动脉和(或)肱动脉痉挛患者69例。其中,应用BAT技术处理痉挛24例(BAT组),常规方法处理痉挛45例(常规组)。比较两种方法指引导管通过痉挛段血管的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AT组24例指引导管均顺利通过痉挛或夹层段血管,成功率达100%;而常规组仅14例(31.1%)顺利通过(P=0.000)。BAT组指引导管在<5min、5~15min、>15min通过者分别为20例(83.3%)、3例(12.5%)、1例(4.2%);常规组指引导管在<5min、5~15min、>15min通过者分别为2例(14.3%)、6例(42.9%)、6例(42.9%)。BAT组和常规组患者前臂血肿发生率分别为8.3%、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遇到血管痉挛时,采用BAT技术可高效、安全地引导指引导管通过痉挛或夹层段血管,优于常规处理技术。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