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次同步旋转获得,应用InSpace软件对原始旋转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血管狭窄处,用Fly Through软件进行仿真内镜成像,观察血管腔内的结构情况。结果 18个月内共12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DSA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成像,118例患者第一次造影即获得清晰的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图像,5例因造影期间头部运动,成像不清晰,通过两次造影获得清晰图像。共发现163处血管狭窄,内膜形态光滑109处,不光滑54处;斑块偏心106处,基本不偏心57处。95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预后良好。95例支架置入的患者均进行三维DSA血管内镜随访,术后6个月时81例患者的支架被内膜完全覆盖、管腔光滑;术后12个月时95例患者的支架均被内膜覆盖完全。结论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评估动脉管腔结构的方法,并可用于指导支架置入后个体化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