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菟丝子对幼龄大鼠慢性腹泻中肠道炎症、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菟丝子低剂量组(SC-L组)、菟丝子高剂量组(SC-H组)。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排便量和湿粪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微观结构变化;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体重减少,排便量和湿粪率增加;血清D-木糖、IL-10含量降低,TNF-α、IL-1β含量增加;大鼠结肠组织受损;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相对数量减少,大肠杆菌相对数量增加。与model组相比,SC-L组、SC-H组大鼠体重增加,排便量和湿粪率降低;血清D-木糖、IL-10含量升高,TNF-α、IL-1β含量降低;受损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和黏膜得到修复;粪便中(SC-H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相对数量增加、大肠杆菌相对数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菟丝子减轻大鼠的腹泻症状可能与减轻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肠道菌群数量及肠黏膜损伤有关。

全文